民间文化论坛杂志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主管/主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国内刊号:CN:11-5913/C
国际刊号:ISSN:1008-7214
期刊信息

中文名称:民间文化论坛杂志

刊物语言:中文

刊物规格:A4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创刊时间:1982

出版周期:双月刊

国内刊号:11-5913/C

国际刊号:1008-7214

邮发代号:

刊物定价:180.00元/年

出版地:北京

首页>民间文化论坛杂志
  • 杂志名称:民间文化论坛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主办单位: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国际刊号:1008-7214
  • 国内刊号:11-5913/C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民间文化论坛杂志介绍

《民间文化论坛杂志》(CN:11-5913/C)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大型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征文发行。《民间文化论坛杂志》期刊收录于: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民间文化论坛杂志一直致力于在各个学科领域里提供最新、最权威的学术研究成果,颇受业界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好评。

本刊栏目设置
民间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民间艺术研究、书评、卷首语、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题、综述、申遗专稿等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民间文化论坛杂志投稿须知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践性、逻辑性、先进性,要求材料可靠、论点鲜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文字精炼、数据准确、图表清晰。内容符合《保密法》规定,在政治和涉外问题上应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文责自负。论文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和参考文献、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

2.题名应简短,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题名不超过10个实词,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词、字符、代号、简称以及商品名称。

3.摘要要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字数为120~300字,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4.关键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内容,尽量选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一般为3~8个。

5.文中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图要有图序、图题和必要的图注,图中文字为6号宋体字。表尽量用三线表,有表序、表题。

6.量和单位应严格执行GB 3100~3102—93有关规定。

7.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学位论文除外),并在文中引用处注明,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格式应符合国标(GB/T 7714—2015)的规定。

8.文稿应在Word系统中编辑, 纸型为A4, 页边距2  cm,使用5号宋体字, 正文部分采用层次标题并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之间用下圆点“.”,如“1”、“1.1”、“1.1.1”等。

9.本刊只接受在线投稿方式,编辑部有权对录用稿件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本刊对来稿概不退还,在3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经刊登,本刊将酌致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

期刊引用
年度被引次数报告 (学术成果产出及被引变化趋势)
往期文章
  • 一位追求格物致知的民俗学家——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

    丹·本-阿默思(Dan Ben-Amos)是一位研究犹太民俗、非洲口头传统、叙事分析、民俗学理论以及民俗学史的著名民俗学家。他最突出的贡献是对民俗概念的界定,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民俗学范式。他是美斟民俗学家,更是国际民俗学家。

    作者:张举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宇宙科技、宇宙观与神话重述——从嫦娥奔月神话到探月科技传播

    嫦娥是中国神话中著名的月神。嫦娥神话不仅粘连了后羿、西王母、月中桂而构成一个神话群,而且借助中秋拜月习俗,深深镌刻在中国人的宇宙观念中。随着宇宙科技的发展,嫦娥在当代探月科学活动中被作为象征,在大众媒体话语中被重述为登月英雄。中国“嫦娥探月工程”的若干仪器,甚至月球地理都以“嫦娥”“玉兔”“广寒宫”命名,体现了古老神...

    作者:张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日常生活实践的“战术”-以北京“残街”的“占道经营”现象为个案

    在当代中国城市中,“占道经营”已经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的自然环境,为谋求“个体利益”而侵占“公共空间”的“战术”层出不穷。解决“因私害公”的中国式城市问题,中国民俗学应该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争论的偏执性,探讨合意的日常生活实践的可能性。

    作者:王杰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网络民间文学表演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以“上海女孩逃饭”的网评为例

    2016年春节前,一个“上海女孩逃饭”的帖子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这次网评历时半月,与其说是假新闻效应,不如说是网络民间文学表演。只有引入实践民俗学的目的论原则,才能从中还原出网络民间文学表演以及培育网络公民习性所需要的责任伦理与形式规则。

    作者:户晓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民俗学何以朝向当下?

    朝向当下,已成为越来越多民俗学者所认可和努力追求的研究取向,相关成果也日益增多。但是,民俗学的研究究竟应该如何“朝向当下”?在这方面,仍然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尤其需要更多围绕这一导向完成的有力个案。显然,朝向当下既意味着研究范嗣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对作为研究对象的民俗之理解的改变,以及研究方法在以往基础上所做的相...

    作者:安德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